‘’最初只是便后手纸带血,以为是上火。直到有天发现马桶里漂着血丝,肛门还长出个小肉球;走路都摩擦得疼,没想到医生这么亲切,连我不好意思说出口的问题都主动问到了;黄主任的耐心和细心让我感到到了无微不至的关怀!‘’
近日,我院肛肠科收到患者冯女士的暖心反馈。冯女士因“反复便血伴肛门肿物脱出20年,加重2天”就诊,检查发现是混合痔四期,经过微创手术治疗和中医特色调理,目前已治愈出院。她在朋友圈对我们的肯定,让我们士气大增,我们会不忘初心,砥砺前行。同时患者的"羞涩"让我意识到,肛肠健康科普之路,任重道远。
健康科普
一、被误解的"难言之痛"
痔疮发病率高达49.14%,却只有4%患者就诊。这个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,是人们对肛肠疾病的三大误解:认为便血就是上火、觉得肛肠病羞于启齿、误信偏方延误治疗。事实上,痔疮是肛垫病理性肥大移位形成的静脉团,就像长期充气过度的气球,久坐、便秘、妊娠都是"充气泵"。
典型症状需谨慎:
✓ 便血(无痛性、间歇性)
✓ 肛门瘙痒或潮湿
✓ 排便时痔核脱出
✓ 肛门坠胀或疼痛
二、菊部地区的“求救信号”
当出现这些症状时,你的身体正在报警:大便带鲜红血滴,肛周瘙痒如蚂蚁爬行,排便时肿物脱出需手推回纳,肛门持续坠胀如坐针毡。一位程序员患者曾把便血当"上火",直到出现贫血才就医,结果已是环状混合痔。记住:持续3天的便血就是就医红灯。
三、给肛肠的“养生指南”
1、饮食调整
增加膳食纤维:每日摄入 25-30 克(如燕麦、火龙果、芹菜)
饮水充足:晨起空腹喝温水,每日总量 1500-2000ml
避免刺激性食物:减少辣椒、酒精、咖啡摄入
2、生活习惯优化
定时排便:避免久蹲(建议不超过 10 分钟)
适度运动:每天快走 30 分钟,促进肠道蠕动
提肛锻炼:吸气时收缩肛门,呼气放松,重复 20 次 / 组
3、医学干预时机
早期:温水坐浴 + 外用药物(如栓剂、膏剂)
中期:注射硬化剂或胶圈套扎术
严重:微创手术(如 PPH、TST)
冯女士的康复故事,既是对我院肛肠科医疗技术实力的见证,更是人文关怀的生动诠释。我院肛肠科始终践行“以患者为中心”的服务理念,以微创化、精准化、人性化的诊疗方案,为患者筑起“肛”好“肠”在的健康防线。当您发现肛周异样时,请像对待眼睛不适一样坦然就医。记住:健康面前无小事,肛门也是身体重要器官。让我们打破沉默,从今天开始,给这个"低调"的部位多一点关爱。
小贴士
每月自检一次,沐浴时触摸肛周是否有硬结、肿物。四十岁以上建议每年做一次肛门指检,这项简单的检查能发现80%的直肠癌。
医生简